咨詢電話
021-80392549
AR、VR、MR、XR……經歷了過去幾年的興衰沉浮,隨著技術和市場的不斷成熟以及“后疫情時代”的加持,AR/VR憑借著元宇宙的概念再度登頂全球未來十大投資風口。而程序員作為這宏大蜃景的構建者,也在新風口中不斷尋找機遇。
如何判斷該行業的未來趨勢,獲取賽道必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想要投身于此的專業人才所面臨的課題。在脈脈上,這些互聯網人的經歷和分享,折射出他們的新思路和新抉擇。
鑫亮(化名)、30+歲、程序員
“后疫情時代”,賽道成為大廠人新棲息地
如果沒有疫情,可能AR/VR的市場還會再沉寂幾年,人們對元宇宙的概念也不會接受得如此之快。正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后疫情時代”,線上會議和面試、網絡虛擬交談、居家辦公等的火爆,讓人們從被迫體驗到漸漸開始主動擁抱全線上的交互方式。大方向體驗上的突破,無疑加強了對交互概念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AR/VR可穿戴設備、CPU/GPU硬件、5G/AI/NFT/數字孿生等技術的不斷迭代下,元宇宙有了照進現實的物質基礎。在過去一年中,游戲公司、AR/VR技術公司、社交APP、傳統電子消費巨頭、甚至車企等,紛紛布局元宇宙相關賽道。
根據IDC調研報告顯示,2021年全年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達1123萬臺,同比增長92.1%,其中VR頭顯出貨量達1095萬臺,突破年出貨量一千萬臺的行業重要拐點,不僅體現了VR用戶體驗獲得的廣泛認可,也標志著VR正在驅動著產業鏈和生態標準的快速發展。
在互聯網大廠減速優化、降本縮編的今日,元宇宙等相關新興熱門賽道成為了大廠人的新棲息地,行業人才池也在不斷擴大。鑫亮就是其中一個入局者。
他與業內人士探討時的感觸是,從AR/VR到元宇宙,是從單一技術革命到整個人類與網絡的交互方式的范式性變革,這為全球互聯網科技巨頭帶來了串聯自家商業帝國的頂層框架。因此,Facebook、谷歌、亞馬遜、蘋果、字節跳動等巨頭紛紛布局賽道,甚至前幾日羅永浩還完巨債后的“再創業”也鎖定AR,讓鑫亮更加篤定這個賽道的未來。
在鑫亮看來,元宇宙的背后是算力、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下一代通信技術,隨著這些技術的成熟,元宇宙的到來雖遠必達。正如20年前沒有人能想象如今的移動互聯生活一樣, “所有互聯網已有的事物,值得從元宇宙角度重新定義一遍” 。
(圖片來自脈脈)
賽道已然開始內卷,跨界轉型困難重重
很多大廠程序員都經歷了近一年互聯網行業的重新洗牌。在自身賽道擁擠不堪的同時,大家將目光瞄準了VR、AR等新興領域。正在大廠做前端開發的程序員小剛就在業余時間重拾Unity和blender建模,希望為自己的元宇宙開發技能加分。
在脈脈網友的建議下,鑫亮也在工作之余開始自學Unity開發,并報班快速補充VR應用開發的技能,希望能為接下來的跳槽面試加分。
(圖片來自脈脈)
然而,面對涌入的眾多跨界求職者,新賽道的接納程度和人才生態卻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VR/AR行業的崗位往往結合了終端多媒體的多個領域,如果求職者希望到初創小廠做嵌入式開發,面試時會面對諸多門檻要求,除了要理解芯片,還要精通C語言,甚至要懂攝像頭、傳感器、單片機、陀螺儀,恨不得招到的個個是以一當十的全能選手。
而字節PICO、百度、騰訊等大廠的面試也不輕松,有時候代碼題想久點,就不知不覺被掛了,但求職者們還是百掛不悔,在各個大廠的AR/VR招聘崗位間斡旋。大家普遍的體驗是即便是大廠,其元宇宙等業務線也尚處于探索初期,因此求職者在面試時往往會感到面試存在著業務框架思維不成型、領土意識較重等問題,讓想要跨界轉型的人更為迷茫。
(圖片來自脈脈)
而且字節、百度、阿里、騰訊、華為、愛奇藝等國內巨頭在布局元宇宙頂層設計框架的同時,也在推硬件、拼速度。這讓鑫亮和新加入賽道的從業者一樣,感覺加班不斷,內卷嚴重。
(圖片來自脈脈)
前景雖然光明,但需耐心等待
AR/VR行業雖然未來發展前景光明,在未來十年將是一個向好的賽道,但在當前也面臨著設備兼容問題、人體適應性即眩暈問題、以及產品生態問題等瓶頸問題。與此同時,制約市場的不僅有基礎設施和硬件設備的研發,還有人們的工具學習成本以及政策的監管問題。
“即便對概念大力鼓吹,最終還是要看對技術瓶頸是否能夠產生突破。”鑫亮認為,投身賽道之前,首先要摸清行業發展的突破點,選擇具有優勢的細分賽道或共性關鍵技術,同時等待市場培育更為成熟的商業環境。
鑫亮在選擇AR/VR賽道前就早已做好了五年甚至十年的長期規劃。他意識到,雖然行業當前處于投資風口,但沒有核心技術優勢和資本持續支持,很難走得長遠。
因此在面對想要一頭扎進AR/VR賽道就立即變現的人而言,鑫亮的建議是“要有耐心”。同時,也要考慮到無論是大廠還是中小廠,雖然賽道發展遠景一片光明,但也要清楚地認識到,依靠資本驅動的互聯網行業對于短期不賺錢的項目并不友好,如果具體業務線在兩三年內無法取得成果,就會面臨裁撤資金或縮小規模的困境。
(圖片來自脈脈)
因此,AR/VR賽道這股新的浪潮來勢洶洶,長期來看前景光明,但短期卻難以變現,且人才轉型存在一定技術門檻。在過去十數年間由互聯網、移動互聯、AI技術等引發的一次次技術革命能否在這條賽道上重現輝煌,跨界人才此時“上船”是否是最佳時機,自身是否具備新賽道所需的專業技能,還需要職場人們看清楚、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