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電話
021-80392549
發揮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整體效應,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爭基礎研究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提高到5%以上……“創新”,依然是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的高頻詞,“創新之城”新的發展藍圖正在擘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也對此積極建言獻策。
設置專項政策釋放科學城潛力
“科技創新模式正在發生變化,以追趕型產業為特征的線性增量創新模式,正逐步讓位于從0到1的顛覆性創新的集群創新新模式。”深圳市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提到,光明科學城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先行啟動區和核心承載區,創新發展的成效和經驗對深圳乃至全國具有很大的示范帶動作用。
樊建平認為,科學城主要有三種發展模式:以大科學裝置為引擎的國家綜合科學中心的建設,依賴于國家政策主導及行政力量驅動;以地區產業基礎為依托的科學城建設,將實現科學、產業、人才等多種要素集聚;以城市為基礎的科學城建設,將導入科學源頭的建設,依托科學驅動實現產業完善與城市升級。
他建議,科學研究要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等。針對BT產業鏈短而研發周期長的特點,光明科學城應享有專項政策。
建設多級聯動智能計算中心網絡
將創新能力運用在城市治理上,能減輕基層運行成本和效率,讓市民生活辦事更便捷。深圳市政協委員、云天勵飛董事長兼CEO陳寧認為,深圳具有完善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議充分利用鵬城云腦、深圳超算、深圳市城市大數據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等現有設施和資源,“在市級層面建設城市智能計算中心,負責統籌全市數據及數據能力存儲及調度;在區級層面建立邊緣智能計算中心,面向具體應用提供實戰能力”。
陳寧提到,深圳可以在工業園區、街道等城市單元建設微邊緣智能計算中心,滿足特殊場景的特殊需求,各級智能計算中心之間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方式實現算力、算法和數據的流通,形成多級聯動,共同發展的局面。
陳寧建議,各委辦局和國企帶頭使用市和區智能計算中心資源,打造智慧樓宇、智慧園區、智慧政務等應用,為企業等其他主體作出示范。
推動本土人工智能企業創新發展
疫情沖擊下,工業互聯網、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發揮重要作用,數字經濟優勢進一步凸顯。深圳市人大代表、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源浩說,目前,數字經濟的建設離不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核心技術的支撐。
他建議,政府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數字經濟核心技術領域;圍繞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創新實踐金融政策,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與戰略產業龍頭企業成立利益共同體,支持產業長期發展;并通過政策引導,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戰略產業核心技術領域。
黃源浩還建議,政府、國企在相關應用場景、產品采購中進一步加大力度優先采用國產技術和產品,開放更多應用示范場景,帶動國產核心技術和產品快速落地應用和迭代升級,加快數字經濟核心技術國產替代速度。同時,政府部門在政務辦公、公共服務等應用場景中大力采用本土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推動本土人工智能企業加快發展。